找到相关内容8279篇,用时11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敦煌吐鲁番文书中所见唐官文书“行判”的几个问题

    通过对上述案卷的分析,不难看出唐代地方州、都督府一级行判体系的一些特点,从案卷处置行判的过程来看,广义来说几乎所有的官员包括佐、史、府等小吏都程度不同地参与了官文书案卷的处置,如录事“受事发辰”,佐史...

    向群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70674861.html
  • 藏密问答录

    修行之人实在已寥若晨星。 今年春天在厦门时,有幸亲身感受到了闽南佛学院、紫竹林寺的佛教教育风范,令人颇感满意与欣慰的是那里仍能并行不辍的闻思修体系与浓厚的学修氛围。这种恢复佛教传统的努力,在当今一片...佛教拥有一整套完整、严密、次第相衔的闻思修体系,而这种清净传承在如今的大多数地方都已几近绝迹。别的不说,单以五部大论而言,别的地方有哪一家寺庙或佛学院能成年累月地为几百、数千甚至上万的修行人一遍遍地传讲...

    佚名

    |论坛精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510975500.html
  • 《心经》的人生智慧

    lsquo;有’的一切。 与《金刚经》同一思想体系的《维摩诘经》维摩大士假示疾为大众说无常、空的道理:‘是身如聚沫,不可撮摩;是身如泡,不得久立;是身如炎,从渴爱生;是身如芭蕉,中...

    济群法师

    论坛精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553375739.html
  • 佛教常见词汇解释

    因果 因果,指原因与结果,亦即因果律,是佛教教义体系中,用来说明世界一切关系的基本理论。一切诸法的形成,互为因果,因为能生,果为所生。我们身、口、意种种行为的造作,若是善业,就成为善因,可得到善的果报...

    佚名

    |论坛精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090576465.html
  • 无相戒法

    思想源头,将它与般若思想和如来藏思想联系在一起。事实上,般若空观和如来藏自性清净心形成了慧能顿悟的思想体系,贯穿于整部《坛经》。而无相戒则通过从自性上体认真如佛性,觉察此心与佛不二,从而达到内在的解脱。...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16522276978.html
  • 唐君毅的宗教融合思想

    外在事物呈现无限量的广大,我灵明的心量也呈现出无限量的广大。所以天地万物的灵明,不外是我的良知的灵明;也就是天心天性的至善,不外是我的仁心本性的全幅呈露。   在东西哲学史之诸大哲学体系的形上学之中...罪过, 唐先生尊称这是一种“至仁之表现”。   [16] 唐君毅的思想体系在最具哲学思辩性的佛教判教理论与圆教理论中,找到最宽广而缜密的思想空间。这判教理论与圆教理论的运用成为唐君毅申论文化问题、...

    陈振昆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21475777110.html
  • 体悟世间无常 珍惜出家暇满身

    错误的认识,善于接受佛法清净的、正确的观念,这样才能真正改变自己的身心,提高自己的素质,才能正确地思考、抉择,然后影响和指导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不然的话,我们一定会在世俗社会的生活、工作、思维的习惯体系...

    学诚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21483377137.html
  • 葛兆光:中国(大陆)宗教史研究的百年回顾

    ,17页关于哲学史与佛教史的关系、佛教的社会基础、佛教唯心主义体系与马克思主义真理的论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至今中国大陆的宗教研究依然附属于哲学研究,就好象宗教专业依然附属于哲学系一样,我...

    葛兆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6072378425.html
  • 正史中的唐五代禅宗史料——略论社会思潮对史书编纂的影响

    客观必然性。[50]这种社会大背景,必然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史书的编纂。   其次,史学观念的进一步僵化。实际上,早在唐代设立史馆之后,由于史馆被纳入行政体系,史学与政治即已走得过于接近,政治严重地干扰...

    饶宗颐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7481178546.html
  • 夷夏之辨与三教关系

    所以,佛教方面并未就此展开同道教的夷夏之争。   但是,佛教和道教毕竟不是同一体系的宗教,在教理、教制和教规等方面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别,随着佛教的不断发展和壮大,佛道之间的矛盾也就日益显露出来,终于导致...

    刘立夫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7482078568.html